綿府辦發〔2013〕31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會,各園區管委會,科學城辦事處,市級各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確保我市固定資產投資順利實現“雙過半”并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項目責任
(一)落實領導責任。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人馬、一抓到底”的推進機制,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聯系副秘書長負責,相關部門配合,每月至少召開1次協調會,對當前推進較慢的項目特別是“7+2”重點項目(見附件1),細化目標任務,提出逗硬措施,確保項目按期完成。
學運用法律手段,切實懲治“遇事就鬧、鬧而得利”等非法行為,維護政府公信力,保護群眾合法利益。
(三)落實部門責任。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執法局等市級相關部門對重點項目建設要依法履職、主動作為,深入細致研究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在合意征收無法實施的條件下,及時依照程序制發征收行政執法文書,并作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對違法建筑物、構筑物等設施可依法直接行政強制。市政府法制辦對擬出臺的重大項目相關政策文件,要提出法律審查意見,從源頭上防止違法行政現象發生。
二、優化服務環境,抓好項目前期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縣市區(園區)、市級部門要深入開展改進工作作風、優化投資環境活動,全面推行并聯審批、全程代辦等制度,對重點項目審批提前介入、主動服務;要承諾合法、兌付及時。審批權限在縣市區(園區)的重點項目,由各縣市區政府(園區管委會)和市級行業主管部門牽頭,會同相關職能部門,采取切實措施,限時并聯審批。審批權限在省以上的項目,各縣市區政府(園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要做好對上溝通銜接,確保項目盡快完成審批。
三、強化要素保障,加快項目建設
要做好要素需求分析,加強協調溝通,服從服務于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實現投資穩定較快增長。
(一)土地方面。建立健全促進科學用地的利益導向機制,加大閑置土地清理處置力度,完善工業用地準入和退出機制,積極開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不斷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落實重點項目用地計劃梯度保障制度,對列入省50個重點推進、100個重點支持的項目,其年度用地計劃全力爭取以省管年度計劃為主;70個市重點推進項目用地指標以市管年度計劃為主,屬地縣市區政府予以匹配;其它重點項目用地指標由屬地縣市區政府負責,市國土資源局根據全市年度用地計劃執行情況科學安排。對列入計劃的重點項目,各級國土部門要開通“綠色通道”,實行用地預審和審批辦理限時辦理制度。
(二)資金方面。抓緊落實已到位中央、省各類專項資金,加強對上溝通銜接,爭取更大支持。擴大銀行信貸融資規模,推動在綿金融機構新增存款額的70%以上用于支持地方重點項目建設。創新投融資方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應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新三板”、IPO、再融資、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等多種金融工具,多渠道籌集項目建設資金。完善重點項目融資信息溝通協作機制,加強銀政企合作,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銀政企對接會。深入開展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用好用活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支撐和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建設。
(三)能源方面。各縣市區(園區)和市級相關部門要做好需求預測管理,合理安排生產要素保障專項資金,保障煤電油氣等生產要素供應。對有技術、有產品、有市場的重點企業給予能源指標傾斜,推動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穩定較快發展。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享受直購電政策,繼續執行豐水期消納富余電量政策,將科技城重大工業項目供配電設施納入綿陽電網規劃。
四、開展專項整治,逗硬項目考核
各項目業主要認真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進一步規范項目建設管理。發改、財政、審計、住建等部門要采取聯合檢查、現場督查等方式,對項目進度、資金使用、工程質量等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每季度形成督查情況專報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要從5月中旬起,集中兩個月時間開展重點工程建設施工秩序專項整治活動,對非法阻撓拆遷、嚴重干擾建設等行為,依法從重處理,切實維護項目建設秩序。市監察局要對重點項目推進中辦事拖拉、配合失調、推諉扯皮等行為,逗硬問責,嚴查重處單位“一把手”和具體責任人。市目督辦要把重點項目建設工作作為年終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完善重點項目臺賬,定期督查、按月通報。各級宣傳部門要通過各類新聞媒體,對督查結果進行公開曝光。
綿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