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房地產行業大調整的背景下,“托市”政策的出臺也難以挽回房市下滑的趨勢。兩個多月來,中國決策層頻出定向調控樓市的舉措。9月30日,央行和銀監會共同出臺信貸新政,提出對于首套房“認房不認貸”的標準,并重申最低利率優惠。10月中旬,住建部、財政部和央行出臺政策,降低公積金貸款購房門檻。10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定住房消費”的說法。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同時,在多數城市已經松綁或取消“限購”的基礎上,各地陸續發布了多項利好房地產業的產業和區域發展政策。盡管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在11月有回暖跡象,但總體下滑的趨勢依然在延續,只是下滑幅度在縮減。根據有關智囊機構近期提交主管部門的建議推測,明年中國政府可能以放寬相關稅費要求、微調限購等措施調整樓市政策,旨在刺激市場需求,促進成交量回升。明年1月可能確定這些政策是否落地。該智囊機構建議,降低二手房交易營業稅免征年限,對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進行微調,賦予外地戶籍人口購買二套房的權利。預計這些政策的“窗口期”在明年1月,因為屆時出臺的年度樓市數據可為決策提供重要參考,而且年末召開的重要會議也會制定房地產政策的基本原則。目前多數機構預計樓市將繼續回暖,按照正常的政策落地和企業決策周期,明年1月的政策“窗口期”過后,房地產市場將在明年3、4月真正做出反應。從刺激國內市場消費來看,如果明年經濟下行壓力仍大,放寬房地產政策以促進房市交易,這很可能成為一項政策儲備。而且這種政策調整的成本并不高,只是把原屬于市場的權力還給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