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發展,既要有大刀闊斧改革創新的“大藍圖”,也要有用心編織百姓宜居的幸?!靶∧繕恕?。
在綿州大地上,一座座美麗的建筑崛起于青山綠水間,一個個工程項目密布在城市鄉村中?;A設施的日益完善,基礎道路的修建、學校的建設、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百姓的住房保障……一件件城建攻堅項目的落地、實施,不斷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讓幸福感在“家門口”落地生根。
“十三五”以來,我市提出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城建攻堅行動”,將城市建設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旨在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5年來,我市以“建設新區、完善組團、提升舊城”和夯實縣域為攻堅方向,著力構建“一核兩翼、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為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市民的滿意度、獲得感穩步提升。
站在“十三五”即將收官的時間點,回望過去5年,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綿陽)科技城,正生機勃勃,向陽而生。扎實推進新區建設有形象、組團有活力、舊城有變化、縣域有突破,小鎮有特色的目標,城市能級得到大力提升。
新區“有機生長” 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12月的綿州,冷風輕寒。
在草溪河綜合整治工程現場,沿線生態綠地打造效果初現,生態綠廊式濱水休閑帶狀公園的效果徐徐展開,美麗壯觀,市民休閑娛樂功能齊全……
“我們每天都會去綠道散步、體閑、鍛煉,想不到幾年前還是荒河灘的地方,如今竟成了濱河綠帶的城市公園,成了網紅打卡地?!睅е⒆拥氖忻駞桥空f。盡管寒風陣陣,可河道邊的喬木和月季花、三角梅交相輝映,錯落有致,公廁、停車區、路燈等已配置齊全。
草溪河綜合整治工程是我市打造的重要民生實事。西起高新區原河邊鎮晏家堰,東至安昌河與草溪河匯合處,全長約18公里。目前,作為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生態打底工程一標段已建成投用。
草溪河工程是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生態打底的亮點之一。按照城市新區高標準規劃建設,自2016年以來,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已完成市政基礎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投資約470億元。
窺一斑而見全豹。在城市新區建設中,我市堅持生態打底,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布局,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全域公園式、山清水秀的美麗新區。
5年來,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已建成“四縱四橫”骨架道路35條,共38.2公里;建成全國最大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33.5公里;修復建設草溪河、安昌河等生態綠道40余公里;建成各類道路配套管網超過200公里;建成各類公用服務商業配套建筑面積超過67萬平方米;建成各類拆遷安置房超過60萬平方米。
組團協調發展 完善城市功能
從經開區到青義西科大方向,以前只能走長虹干道或濱江西路長虹干道(由南到北)穿城而過。家住經開區的市民高國華在西科大附近上班,每天要早早開車出發,幾乎要穿越整個中心城區才能到達上班地點。20多公里的路,上下班高峰期要走差不多一個小時。去年起,從經開區直接上一號橋走新一環路,拐到205省道,過青義涪江大橋就到西科大?;蛘咦邫C場西路,再上二環路到科大立交下,直接到西科大附近。他說,兩條路差不多半小時左右,幾乎節省了一半時間。
曾經,綿陽城區一環偏弱、二環路不通的局面讓城區交通格外擁堵。2016年,我市提出了“重構一環、貫通二環”的重點城建攻堅系列工程計劃,將一環路由15.8公里拓展為24.8公里,二環路通過省道205線實現閉合后,全長約57.6公里。5年來,城區新改擴建83條(座)城市道路和橋梁?!爸貥嬕画h、貫通二環”的全面通車,改造新建城市道路451.47公里。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推進城市新中心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和沿線土地開發建設,不斷做大做優綿陽城區;優化城市布局,加強城市原本零散組團間的聯系,尤其是將游仙經濟試驗區和五里梁經濟開發區串聯在一條發展軸上,完善了城市功能。
依托于新一環路、二環路,我市城建部門針對主城區功能過于集中,人口密集、組團發展不均等問題,通過“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專項行動,統籌推進沿線各組團的中小學、幼兒園、醫院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新區組團功能,疏解舊城。作為重要民生實事,綿陽市兒童醫院建設項目于2019年6月主體完工,該項目是中央投資項目,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為孩子們撐起了健康的天堂。
通過一系列優化城市布局,加強了城市原本零散組團間的聯系,城市功能得到完善,統籌推進沿線各組團的幼兒園、中小學、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新區組團功能,緩解了舊城擁堵。
舊城雙修更新 提升城市品質
綿陽絲廠家屬區是4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亂搭亂建,車輛停放雜亂無序,管道、線路、住房滲漏等問題多多。目前,該小區改造即將完成,其外觀與“躍進路1958”房屋類似,有質感的紅磚墻面引人注目,年代感十足,還解決了防滲水問題。且將對小區管線、綠化進行改造,還新增了停車位。
絲廠家屬區的改造提升是我市實施“城市雙修”改善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全市已開工改造老舊小區924個,完工857個,改造面積約461.83萬平方米,涉及5.26萬戶、受益群眾約18.1萬人。5年來,提升紅星街等主城區背街小巷和主次干道130余萬平方米街道面貌。
在舊城“有機”更新中,我市還實施了以公園城市建設綜合環境提升為代表的系列專項行動,全面提升綿陽體育公園、人民公園、西山公園、富樂山公園、南山公園面貌,新建了小枧濕地公園、科技城人才公園、御營壩濱河綠道等……5年來,隨著綿陽各處的公園綠地建成,百姓幸福感倍增。
此外,綿陽城區背街小巷治理也取得顯著成效。在推進城鎮“廁所革命”中,全市公廁新改建完工335座。在特色小鎮建設方面,累計培育創建國家、省、市級特色小城鎮12個。
城市設施建設是發展的“靈魂”?!笆濉币詠?,綿陽城區建成區面積由2015年底的125平方公里拓展到162.6平方公里,城區建成區道路面積率由2015年底的12.93%提升到16.20%,路網密度由2015年底的每平方公里6.68公里提高到每平方公里8.09公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市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建設發展思路,以“繡花”精神、匠心建設、加快建設“中心城區300平方公里、300萬人口”I型大城市,為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創新中心和科技特區提供堅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努力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四川重要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