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在工信部主辦的2014中國汽車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法規標準,完善財稅政策,加強技術創新,深化國際合作,深入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不變;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戰略取向不變;確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規劃目標不變;政府扶植的政策取向不變。
政策解讀:
苗圩所強調的“四個不變”,實際是重申國務院副總理馬凱1月在合肥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八膫€不變”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定下了政策基調,表明政府對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是堅定不移的。馬凱要求全面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按照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市場主導,就是“讓消費者買得起、愿意用、用得方便”,而加快充電樁建設,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癥結所在?!赌先A早報》報道,全球車商都對中國電動車市場寄予厚望,如果政府繼續采取激勵措施,中國有望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協調多個部門,必須得到各方支持,單靠一個部門或公司的力量很難推進,靠個人力量根本無法解決。有企業反映,設置充電樁不僅要征得產權方的同意,還要和管理方合作,而北京有些停車場是層層分包下去的,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找不到合法的合作方,要布點建樁非常難。北京大部分停車場在路邊、露天,根本無法立樁,必須建設停車設施,這樣一來,問題就更加復雜了。
媒體曾經報道一位車主的親身經歷:安裝充電樁前期需要協調6個部門,要向電力公司提出申請,電力公司轉給區供電局,區局同意后來看現場,提出施工方案。還要征求業主委員會的意見,需要消防部門的審查。由于380伏的高電壓必須單獨走電,安裝充電樁需要配電室重新基礎配電,費用大約6000元,電力公司施工費用6萬多元,物業管理公司管理費用4000多元,這些都是需要消費者承擔的。加上樁子本身的費用,消費者需要支出8萬元以上,等于政府補貼全都賠了進去,消費者沒有得到好處。最后這位車主發現,有的電動汽車可以直接使用家用的220伏電充電,但目前普通家庭常用的10-16安培的電流不足以給電動汽車快充,有時充電時間長達17個小時。
這就需要政府將充電樁建設納入規劃,制定配套政策,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出臺充電電價和充電服務費指導價,切實解決卡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問題。馬凱要求各地適度超前,合理布局,完善建設規劃、標準,加快充電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