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網格化管理辦法》將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網格化城市管理領域擴大至醫療衛生、食品衛生等公共衛生領域。17日上海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確認了這一消息。
城市網格化管理是指按標準把城市管理范圍劃分為網格狀區域,由區(縣)民政府設立的專門機構委派網格監督員對責任網格內的部件和事件進行巡查。巡查員發現的問題后,通過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傳送至相關部門予以處置,處置情況要接受監督和考評。
上海市希望通過這種工作方式,維護好城市基礎設施,消除城市道路廣場無序失范現象。
上海市建設交通委巡視員江綿康在9月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目前,上海市城市網格化管理監督內容已達88個部件,32類事件。
其中,“部件”包括窨井蓋、消防栓、電力桿等與城市運行和管理相關的公共設施、設備共88種;“事件”指占道無照經營、非法行醫、非法食品加工等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影響公共管理秩序的行為,以及暴露垃圾等影響市容環境的狀態共32類。
網格監督員要在巡視中關注“部件”是否出現缺失、破損或者毀壞,要留意責任區域內是否存在違反公共管理法律規定的“事件”。網格監督員可通過手持通訊設備拍照、錄音或攝像,并將信息傳送至網格化監管機構。
城市網格化管理,自2005年起在上海市長寧區和原盧灣區試行。2008年,上海市政府頒布《上海市城市網格化管理實施暫行辦法》。截至2012年底,全市城市化地區已劃分形成至少1809個責任網格區域。
即將正式實施的《辦法》,其管理內容在試行階段的公共設施、建設規劃、市政道路、交通運輸、市容環衛、環保綠化等事項基礎上,增加醫療衛生、食品衛生等公共衛生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