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縱深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巧謀“改革局”下活國資國企“發展棋”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翻開綿陽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成績單”,一組數據讓人振奮——
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6756.52億元、同比增長19.39%;所有者權益總額1639.54億元、同比增長21.02%;實現營業收入988.43億元、同比增長17.43%;實現利潤總額6.53億元、同比增長442.26%。
黨建引領 激發國企改革發展活力
改革的時機稍縱即逝,改革的使命重過千鈞。綿陽如何闖出國資國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新路?
科學繪制“路線圖”“時間表”,改革路徑清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安排部署,我市結合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實際,制定出臺《綿陽市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和工作臺賬,進行安排部署。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全市國資國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市國資委推動黨建工作寫進國有企業公司章程,指導企業制定黨委會前置研究事項、黨委會決定事項、董事會決定事項、總經理辦公會決定事項、監事會決定事項“五張清單”,厘清治理主體權責邊界。
國有企業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董事會向經理層依法授權,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體系基本建成。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前期已出臺的落實董事會職權、外部董事選聘等制度基礎上,正根據省上最新文件要求制定規范董事會建設的系列制度文件。
如今,通過落實市屬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黨委專職副書記配備,推動“內設外派”監事會主席到位履職,基本完成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比例達到80%,“80”后領導人員占比從2%提高至12%。
瞄準創新 國企“升級版”助推發展轉型
7月21日,捷報傳來:“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以財務云為支撐的業務管理”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長虹控股建設智能制造科技產業園、“雙創”工業園,成立燈塔實驗室,對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前瞻性技術進行預研;九洲集團建成國家空管監視與通信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共建北斗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創新平臺,年形成創新成果300余項。
孜孜不倦、不斷求索的背后,是長虹控股、九洲集團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攻克技術難關,在三維激光掃描雷達、物聯網模組、高速背板連接器、高倍率鋰電等領域培育形成多個“隱形冠軍”,打破國外壟斷,解決“卡脖子”問題。
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市將科技創新指標納入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將研發投入視同利潤進行考核,給予取得重大創新成果的企業考核加分獎勵。目前,市屬國企共建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39個,擁有有效專利8886項,獲國家科技獎勵11項、省級科技獎勵55項。
為加快國有企業轉型升級,我市“雙管齊下”,一方面優化資本投向,推動國有資本持續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大基礎設施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今年1-7月,市屬國有企業完成投資125.62億元,其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占比分別為
59.41%、20.32%。
另一方面,加強資源整合,激發國企活力,組建糧油集團,水規院完成事改企,推進九洲集團內部資產重組,開展“處僵治困”專項工程,清理處置66戶僵尸企業、長期虧損企業和125宗低質無效資產、閑置資產,市屬國企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
啃“硬骨頭” 試點示范帶動梯次推進
敢啃“硬骨頭”,敢于駛入“深水區”,更敢為人先,促使綜合改革試點成效凸顯,示范帶動梯次推進格局形成——
國家級試點強力推進:九洲導航“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情況在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專項評估中被評為A級;四川愛聯入選國家“科改示范行動”,企業改革經驗被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簡報》刊載。
省級試點成效顯著:爭取四川華豐、長虹新能源、湖山電器、高農司進入全省國企“天府綜改行動”;四川華豐深化員工持股試點成效,單個產品最高價值從千元級提升至百萬元級,在“高速背板連接器”領域突破國際技術封鎖。
市級試點梯次展開:學習國省改革試點經驗,遴選5戶競爭性國有企業開展改革樹標行動,“一企一策”制定實施綜改方案,形成國省市改革試點工作梯次展開、縱深推進的改革新局面。截至今年7月底,11戶國省市綜改試點企業營業收入66.89億元、同比增長33.46%。
我市通過引入擁有產業、技術、銷售等各方面優勢資源的戰略投資者,推進競爭性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今,市屬國有企業及子企業混改面達69.70%,高于全省地方國企平均水平近30個百分點。
加快國有企業上市融資也被排上“日程”?!拔覀內χС謬衅髽I進入資本市場,市屬國企資產證券化率超過39%,已有上市企業5戶,新三板掛牌企業5戶?!笔袊Y委相關負責人透露,還有兩戶分別向證監會、深交所提交上市申報材料,并被受理。
重點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市場化經營體制更加健全。我市大力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在競爭性子企業和綜改試點企業探索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推進實施全員績效管理,推動企業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位淘汰和不勝任退出;在符合條件企業探索超額利潤分享、跟投,實施骨干員工持股,讓員工與企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