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綿陽至??诘暮桨鄤偦謴屯ê?,公司水稻專家楊澤金、玉米專家劉小金就立即出發,趕往海南,而他們這一走,就要在海南現場工作近半年。
彼時三亞、??谝咔樾蝿輫谰?,當問及是否推遲、待疫情好轉后再出發時,兩位專家都表示:“季節不等人,南繁不能缺人,要確保公司育種科研任務順利達成,就必須搶抓時節。作為共產黨員,必須要走在前、干在前?!币宦份氜D,歷經艱辛,兩位專家終于到達海南陵水縣英州基地。眼下,正值南繁科研育種、擴繁親本的關鍵期,基地工作繁多,臨工難請,沒有幫手,他們自己就加班干,白天下田做秧廂打農藥,晚上整理登記寫報告,為公司科研育種及時提供“一手材料”。
海南,被譽為“育種天堂”,有著不可替代的光熱資源,還被稱為中國農業“硅谷”,是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國豪種業公司每年秋冬季在海南的育種材料加代、品種擴繁、鑒定等南繁工作,已堅持了二十余年。通過南繁,公司育成水稻品種宜優357、花優528、國豪優2115,玉米品種國豪玉181等數十個作物新品種,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的要求,發揮好“種子是農業芯片”的重要作用,不懈努力。
年復一年,本著堅守興中華之農事的初心和振興民族種業的使命,一批又一批國豪人跨越山海、追光逐日,用堅持和汗水澆灌“國之良種”,用智慧和勇毅書寫種業“國豪答卷”。